青铜峡市第二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精神文明建设

A6的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发布时间:2024-11-05 17:09 分类:教学设计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第二小学 点击量:950 【公开】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思维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地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教学对象:二(5)班学生

教学过程:

1、课导入

同学的乘法口诀背的很熟练,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1、填空

(       )九二十七        八(      )七十二

四(      )三十六         五(      )四十五

(      )九六十三         六(      )五十四

2、抢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4÷8     21÷7     40÷5   28÷4

引导学生说出求商的思路

课件播放,随机抽取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我们已经学会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

节日里,小朋友们除了做了旗子之外,还不止了很多心形的气球,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有27个气球,每行9个,共3行。

列式3×9=27  (三九二十七)

(1)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每行摆9个,怎么求一共可以摆几行呢?列式27÷9

怎么计算呢?用哪句口诀呢?   (三九二十七)

(2)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摆了3行,怎么求每行摆几个呢?

列式27÷3。  根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可以计算出结果是9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1--3题。

(1)让学生人人参与,将得数直接写在课本上。

(2)在同一时间内看谁对的多。

(3)尽可能的采用各个小组比赛的形式来完成,利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完成“练习八”第6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然后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八”第7题。

(1)引学学生审题,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无论是获胜队还是负队,队员都是8个人。 

(2)独立思考后求出获胜队吴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3)发散思维,利用图中收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量谭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有哪里疑问?谈谈你的地法,

板书设计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27÷9=3        27÷3=9

 

《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一课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算法的多样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的表扬和认可是他们学习最大的动力和源泉,在学习上只要得到老师些许的肯定,就会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在这一节课的设计中,要注意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学生,不断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表扬和激励,让学生在自信中提出问题,在自信中探究问题,从而在愉悦的心境中完成整节课的学习,在课堂中搜集信息和提出问题都由学生来完成,解决问题更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交流的空间,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不同算法的展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了解了多样化的算法,

练习时我分层次设计了四道练习题,这些题的设计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于一定的趣味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习题,有效地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除法题,巩固口诀求商。

前面我们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出示除法题既巩固了口诀求商的方法,为本节课继续学习用除法解决筒单实际问题莫定了基础。

便捷理的

2、问题来自于学生,便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

对于书上提出的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学习自己发现对于书上提出的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

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便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数学学习活动的实现。

3、精心设计活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练习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习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将课后练习题做成              多煤体课件,进行动画播放。在练习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还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青铜峡市第二小学     联系邮箱:qtx2x@163.com